什么都是叠加态

点开看这里发现居然有一个月没有更新了,原来又过了一个月熬夜晚起,毫无成效的生活。

和高中同学说到以后打算干嘛,又一次提到我奇葩的考研决定,对方唏嘘不已,尔后又感叹了句生活的无常。想到高中的日子,真是简单快乐得可怕,当然得先抛开大山一样的学习压力。那时候是什么都敢憧憬,什么都敢幻想,打打闹闹,一晃就过了三年。

不过现在二十来岁的年龄,其实内心也没有长大,相比于十五六岁,也只是为未来多了一份可有可无的担心而已。但奇怪的是,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看起来能独当一面,是足够qualified做任何事的,而这样的形象却让我联想到小时候眼中无所不能的爸妈。为什么我们这么盼望看起来像个大人呢?无论是穿着上还是言谈上。走路的姿势也变成了挺胸抬头踩着高跟鞋一步一步的咚咚咚咚;就算外面再冷,也不愿意把自己裹得更严实,还要挑不保暖的裤袜穿上走进北京这个大冰窖;接起电话来的第一句是专业的“喂,您好”,也不管电话号码是熟悉还是陌生;认识陌生人的方式变成交换名片,虽然尔后名片都丢进了抽屉的最深处再也不拿出来。为什么大家看上去都变成大人了呢?是因为公交车上小孩子的“谢谢阿姨!”,还是因为走到校园各处都摆脱不了的“学姐”身份,或者仅仅是隔壁的姑娘开始化妆了涂指甲了让那颗急躁的心全部都焦急了起来?

大约是6年前,刚刚上高中的那会,我第一次独自过马路。耐心等红绿灯,先看左再看右,踏上斑马线一路小跑,到对面时如释重负,心情却是无比的骄傲。仿佛自己一瞬间就长大了独立了可以在陌生的城市里生活下去了。或许在第一次感到独立之后,便开始有意无意得想要褪去“小孩子”的标签,以期证明自己能行。逞强,不肯认输。看到那本讲pixar的书上写,人过了12岁,属于儿童的创造力和灵感便会开始慢慢消失。然后慢慢变得越来越像这个社会,失去了童心和乐趣。Modern Fmaily里有一集,就是讲Dreamer和Realist之前的冲突,Dreamer相信可以把pumpkin发射到足球场的另一边的故事,而Realist却认定这是一个哄人的故事。我很喜欢那一集的结局,是Realist加入了Dreamer,一起把pumpkin发射到足球场的另一边。在我看来,Dreamer总是让人喜欢的那群人,而Realist却常常招人厌。身边到处都是Realist,比如一个随时随地都拿出一副“公知范”的人,一个去国考的人,一个去考研的人,一个为了学分绩刷夜的人,一个在学生会混到高位的人;但是Dreamer呢,想想周围能沾上边的大概屈指可数,但这些屈指可数的人恰恰却是我最喜爱的人。

可是就像苏格拉底讲的爱神处于神和人之间一样,就像薛定谔的猫在死和不死的叠加态一样,大多数的我们也同时处于Dreamer 和Realist之间或者是两者都有的叠加态。因此,就算是个Dreamer,也要在必要的时候拿出Realist 的态度,这也是二十来岁的我们要努力装出大人模样的原因吧。一边是小孩子堆积木跳蹦蹦床时憧憬的梦想,一边是大人房价物价油盐酱醋的现实。而我们夹在其中,是个不大不小的人,所以“像个大人”这件事也不用太烦心。

可是我不知道的是,会不会在哪一天,自己完完全全成了Realist而不自觉。

———————–我是脑子乱想的终结点—————————-

  • 昨天睡觉前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依旧不起作用,今天也没有完成任务,早起虽然在一个月后成功了,但病魔袭来让我对明天充满恐惧……
  • 计网看到数据链路层,数据结构和计组暂时没有看
  • Jquery学到第三章也停住了
  • C176也停住了,ILO一直没有回信
  • 这个月伴随着各种期中大作业,小组作业太蛋疼了
  • 看了点闲书
  • 开始背考研单词了
  • 读完了《会饮》和《申辩》
  • PS:在后天之前滚蛋吧!感冒君及支气管炎君!